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2/11/02 09:36

2022-07-1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华安

审美教育关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与灵魂的塑造,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重要方面,在引导人类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提升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
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随着我国社会日益进步,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的趋势越发明显,美的元素自然而然且越来越多地开始成为价值引领的载体。培育正确的审美观不仅符合美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创造了充分的育人条件。美感体现了民族品格及其价值追求,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具有在社会全体成员所形成的“共感”的基础上凝结而成的客观标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极高的审美追求以及审美旨趣,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例如,中华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是一种审美的空灵状态,是剔除了一切功利心的情境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财富的积累催生了更高级的需求,审美要素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多样性日益凸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的需求是随着历史的逐步发展而逐步提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本质属性只能在历史发展中逐步揭示。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人的丰富性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其中无不包含着对美的诉求。
“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仅仅来自生活用品的精美,同时还包含了对政治生活、教育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更美好的期盼,包含了对自然生态的美好向往。这一系列新变化都要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尤其是在青年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将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引入到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上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伟大中国梦的认知,以破除审美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不良影响。青年的审美观、价值观可以通过美育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王国维先生认为,“美之为物,不关于吾人之利害者也。吾人观美时,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弊病大多来自一己之私利,由私欲而致,然则审美意境是一种空灵境界,不关乎一己之私,“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故审美之境界乃物质之境界与道德之境界之津梁也”。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当下,美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超越物欲,陶养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和人生品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审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充分发挥美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彰显美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重要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思政课要积极探寻以美育人的科学方法,协同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美育体系,为构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培育个人美德贡献智慧与力量。
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提升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只有在教师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在学生心中长出真善美的果实。审美素养的培育是全方位的,要紧扣思政课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培植审美能力。一要审美性同政治性相结合。艺术作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思政课教师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做到文艺性与政治性相统一。二要陶养审美情怀,提高自身对美的感知、对美的向往,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对美的追求,才能深层次打动学生心灵,在课堂中播撒美的种子。三要带领学生用美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审美,破除不良习气的影响,通过美育丰富课堂,通过美感提升教学效果。四要拓宽文艺视野,不仅要在感性层面加强对各类艺术教育的熟练运用,同时也要在理论层面掌握各类美学知识以及美学实践的技巧,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类美育素材,与思政教学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为美育而美育。五要强化自律之美与人格之美,审美体验不仅来自审美主体对美的作品、美的事物等的品鉴与欣赏,也来自传授者(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审美意蕴和对学生的审美激发。比如,有的教师自身就带有一种美感,这一美感本身并非来自单纯的外观,而是来自自律之美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格魅力,“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严格的自律与端正的人格总是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美育更能深入学生心灵,带来较好的育人效果。
增强学生主体性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不同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一种外部的客观存在,学生要通过不断重复加以运用方能掌握。而美感则需要主体性激发,需要主体的内在感知,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切实体会到美的影响力,感受到美的感召力,美育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因此,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是思政课教学中美育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审美能力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美的共鸣,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升华思想境界。课堂设置要由感性体验入手,借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丰富文艺知识,提高对美的兴趣,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后也能主动研习,在日常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真善美。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青年学生才能感知到真正的美以及美的力量,破除审美虚无、价值虚无,坚定理想信念。
选择丰富有益的审美素材。审美素材是教师进行美育的媒介,适切的审美素材有助于提升审美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美育中选取文艺作品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要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守正确的育人方向。如今,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经济下的文艺“浮躁”现象导致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给思政课教学中文艺素材的选取造成了一定的迷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思政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仔细甄别,选取优秀作品作为审美素材。审美教育要求审美者将感官刺激上升至理性认识,因为“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教师可以选取“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借美育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思政课程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大量的优秀文艺题材,比如长征故事和毛泽东诗词等,都能够为美育教学提供优秀素材。因此,在文艺作品鱼龙混杂的状况下,要善于运用各类文艺作品进行教学活动,将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时代价值同理论相结合、同历史背景相结合,生动展现每一部文艺作品所彰显出的精神气质及其蕴含的价值诉求,使每一部优秀作品都能够成为学生了解历史、了解革命、了解祖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窗口。

(作者单位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bjcipt.com/Item/30949.aspx

Copyright © 2018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28007328 电子邮件:szb@qztc.edu.cn